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见习记者 赵臻颖
(资料图片)
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大熊猫外形憨态可掬,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7月29日晚,在成都城市音乐厅首演的舞剧《大熊猫》,就通过大熊猫这一世界文化IP,为观众呈现了一幅东方、神奇、梦幻、简约的立体画面,展现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舞剧《大熊猫》剧照
舞剧《大熊猫》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共成都市成华区委出品,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特别支持,成都艺术剧院创演。该剧以百万年前的自然环境为背景,从生命关怀的视角出发,讲述了大熊猫“百丈”心怀梦想、奔赴河山的追梦历程,以及途中所经历的坎坷与温暖,折射出生命与自然关系的命题。
以艺术指导陈飞华、导演何川、编剧徐珺蕊等为核心的艺术家们,在舞台视觉和舞蹈形象语言的审美品质上做足功夫,寻找到中国语汇、当下审美的整体表达,创新诠释大众对于“熊猫”形象的固有认知。
舞剧《大熊猫》剧照
全剧以“爱”为主线,编织成一条联结自我与他人、血缘与亲情、物种之间乃至天地万物的精神纽带,折射出生活在同一时空、同一地球上的生命皆是命运攸关的集体。
据透露,为了呈现自然环境下野生熊猫的动作神韵,凝练八百万年时光舞台再现荒古一瞬,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自然之美,主创团队曾多次赴雅安宝兴县、卧龙自然保护区等地采风,深入大熊猫的故乡,在大山大水之间探寻自然和谐共生之美、感悟生灵带给人类的宝贵启示。
为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舞台样式,用美的创造让观众充满期待和享受,主创团队在编舞、音乐、舞美、服装、造型的创作中,历经半年反复推敲,推翻重来,不断探索精进。
舞剧《大熊猫》剧照
舞剧《大熊猫》剧照
除了人见人爱的大熊猫的形象,舞剧《大熊猫》还呈现了绿尾虹雉、岩羊、剑齿兽等野生动物形象也一一亮相。现场,舞台灯光、音乐、舞美、服装、造型让人惊艳,演员们全情投入,将大自然中生灵的千姿百态刻画得栩栩如生,观众席掌声不断。
此次演出结束后,舞剧《大熊猫》还将继续在成都城市音乐厅连演至8月5日。这八场系列演出,也被列为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定点艺术活动。艺术指导陈飞华表示:“以舞剧呈现大熊猫题材,是一次高难度的创作挑战,在中国舞蹈的创作方面也将是一次难能可贵的探索和突破。”
图据成都艺术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