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甘武进

晚清国子监祭酒王懿荣,因疟疾久治不愈,听友人建议购“龙骨”治病,却意外在“龙骨”上发现了扭扭曲曲的符号。精通金石考据的他被惊到了,开始高价收购这种有字符的“龙骨”。就这样,消失3000余年的殷商甲骨文,以一种看似十分偶然的神奇方式重现人间……

柯胜雨的新著《殷商六百年:殷周革命与青铜王朝的兴衰》(天地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以“甲骨文之父”王懿荣的曲折经历开篇,让人一下子沉浸到一段让人无法释卷的历史之中。

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滥觞于史前时代与夏文化,定型于周秦文化,而殷商六百年的历史发展时空,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位置,奠定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基石。本书以考古学史料为基础,综合运用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文字学等学科研究成果,讲解从夏朝末年至商朝灭亡六百多年的历史,解答殷商历史疑问,生动再现贞人群体、伊尹等殷商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全景讲述华夏文明起源时期的历史细节,让殷商的历史活了起来,带我们回到那个神秘的殷商时代。

殷商始祖——契的降生很传奇。他的生母简狄在野外见玄鸟产卵(玄鸟就是飞燕),捡取吞食,怀孕生下契。简狄吞鸟卵而生商的神话,在先秦典籍中屡见不鲜。如《诗经·商颂》中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南,宅殷土芒芒。”屈原《楚辞·天问》中也写道:“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何喜?”在春秋战国时期,商族被视为 “玄鸟传人”。令人称奇的是,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的一版卜甲中,竟然出现上玄下鸟的一个合文。动人而又神秘的玄鸟生商传说,得到了考古文物的实证。

贞人,主要负责占卜、预测吉凶等。占卜时,取用光滑的龟甲或者牛肩胛骨。如果用的是龟甲,完整的占卜过程包括取龟、烧龟、命龟、释龟、验龟五道程序。释龟,贞人根据龟甲正面的裂象断定吉凶,占卜内容契刻在龟甲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甲骨文,有时也叫契文。占卜完成后,贞人将卜甲或卜骨集中置入一个挖好的窖穴,作为王室档案保存起来。贞人属于殷商王朝的精英分子,谙习天文历法,熟练掌握甲骨文,并凭借这一特长,垄断殷商王朝的宗教祭祀活动。

对历史研究可能忽略的历史角落,作者作出解读,如商族先公王亥之死的真相、挂甲出征的妇好有怎样显赫功绩等。据史传文献记载,最早的商业行为和贸易事件,产生于驾牛车云游四方的商族部落。由此,后人将类似的行业冠以商族之名,称为“商业”,殷商先公王亥也被誉为“商业的鼻祖”。不过,王亥客死他乡。《天问》云:“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命何从?”屈原的发问,揭开事实真相:杀害王亥,是有易之君绵臣蓄谋已久的,王亥的风流韵事只不过是一根导火线而已。

殷商后期最著名的君王武丁,缔造了殷商王朝富强繁荣的黄金年代。武丁时期,女性社会地位非常高,代表人物是王妃妇好。她和朝中重臣一样有官职、有封地,她还是商军女战神,曾出征五个方国。在甲骨卜辞中,有妇好名字的超过两百五十条。位于殷墟宫庙区的妇好墓,俨然是殷商青铜器的小型博览会,仅武器就有134件,其中大铜钺及玉援铜内戈,是军权的象征,说明妇好生前拥有非常高的军权。遥想当年,妇好披甲乘马,手持铜钺、玉戈,指挥千万商军奋勇向前,足以令每位男儿血脉偾张。

由于资料匮乏,殷商这个朝代的模样一直在历史迷雾中若隐若现。甲骨文及之后安阳殷墟的发掘,让历史学家不再单纯依赖文献中的断编残简,他们有机会像完成拼图一样,丰富并补全殷商王朝的本来样貌。于是创造灿烂殷商文化的主角,包括上甲微等君王、伊尹等重臣甚至微不足道的平民、奴隶等,都“活”在冰冷、黝黑的龟甲、兽骨上。本书配了众多插图,如甲骨卜辞片、铜器等,图文并茂,给读者更直观的感受,让尘封的历史越发鲜活起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