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不久之前,中国移动与中国电信相继宣布暂停办理eSIM手表业务,引发了业界关注。一时间,很多人都猜测运营商是因为安全原因停掉了eSIM。

不过,随后中国联通发布声明称,中国联通继2019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eSIM“一号双终端”和独立号业务之后,将于近期推出“开通联通eSIM,享受购买智能手表直降”活动,也就是侧面辟谣了。


(资料图)

实际上,中国联通前一段确实也曾经宣布国内部分地区已无法开通中国联通 eSIM 安卓手表“一号双终端”业务,但现在应该是恢复正常了。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演进,SIM卡也一直在进化,体积和面积越来越小,以致于大家都认定未来实体SIM卡将消失,也就是eSIM将变成主流。

一般来说,eSIM 即虚拟的 SIM 卡,直接嵌入到智能设备的芯片上,为每个终端设备提供身份证明,使其得以接入运营商的通信网络。eSIM的优点是大大节省了手机内部空间,也为用户减少了更换手机卡等繁杂流程。

智能手机采用eSIM,能够提高终端产品在外观、便携、防水防尘等方面的品质,也有利于实现业务“即通即用”的互联网化体验,节省用户办理业务时长,有效提升数字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eSIM的上述优点可以给智能终端厂商的产品设计和运营带来很多好处,因此广受欢迎,特别是苹果公司。

据报道,苹果早在2011年就开始为eSIM申请专利,长期致力于将eSIM带入iPhone手机,并形成行业标准。苹果从最初的为手机提供eSIM选择,到iPhone 14的本土版只使用eSIM而取消了实体卡槽,始终是eSIM引领者,其“野心”不小。

不过,虽然苹果坚持不懈地推动eSIM产业向前,但运营商们并不热心,而其他智能手机企业好像也不太“感冒”,主要原因是苹果的eSIM“损人利己”太过明显。按照苹果公司的设计,使用eSIM后,苹果手机用户换机将不再需要其他操作,只要在苹果体系内就能完成。那么,苹果手机用户换机到其他手机品牌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而运营商也被抛在一边,用户换网甚至都不用通知运营商一声。

更为社会所关注的是,eSIM依靠远程管理平台,有被黑客入侵或感染病毒的可能,而空口传输增加密钥、证书等信息的生成和写入,也容易被窃听或干扰;同时,终端eSIM应用,同样可能存在安全漏洞。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受损的都是用户和运营商,而作为主导方的手机厂商却可以完全置身事外,毫发无损。

在这种商业模式,基本上只有苹果公司一家获益,其他所有相关方都没有什么好处,甚至连用户也没有实际收益,推动起来的难度自然很大。

在国内运营商中,中国联通对eSIM更为关注和支持,主要原因是中国联通与苹果有多年的合作关系,在中国联通的高端商务用户中有大量的苹果粉丝,eSIM的绑定行为对中国联通的用户而言“有百利无一害”。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中国联通已经与产业链伙伴联合推出了超过20款eSIM终端产品,涵盖了手表、5G通信壳、摄像头、5G CPE等多种eSIM应用,并且正在从穿戴类产品向PAD/笔记本电脑、物联网、车联网等应用领域拓展。

同时,中国联通在eSIM上也是试点早、投入大,平台更为成熟稳定,在发展eSIM的主要终端智能手表方面拥有一定优势。坚持eSIM不动摇,对中国联通是合适的选择。

不管怎样,eSIM实际上是未来智能终端发展的必然选择,越来越丰富多彩的智能设备因eSIM而更加易用、可用、好用,新的数字化应用也将应运而生,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完善系统安全,使其尽快造福于信息化社会。

本文刊载于《通信世界》

总第925期 2023年8月10日 第15期

原文标题:《 运营商开关eSIM业务,为何选择不同?》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