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8月3日,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塔”,股票代码0788.HK)在港公布2023年中期业绩。财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中国铁塔深化“一体两翼”战略,即以面向通信行业的运营商业务为“一体”,以依托独特资源优势面向社会的智联业务和能源业务为“两翼”,持续强化资源统筹共享能力,在保持运营商业务增长稳中有进的基础上,两翼业务发展增势强劲,多点支撑的业务发展格局进一步巩固。公司收入稳定增长,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财务状况持续稳健。截至2023年6月30日,实现营业收入464.61 亿元,同比增长2.2%,剔除商务定价协议影响后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2%;EBITDA为320.21亿元,EBITDA率为68.9%;利润为48.41亿元,同比增长14.6%,净利润率为10.4%。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15.55亿元,资本开支为128.22亿。总资产达3180.63亿元,带息负债为人民币922.23亿元,净债务杠杆率为31.6%。

发挥优势,运营商业务增长稳中有进


(资料图)

中国铁塔牢牢把握5G网络扩大广度覆盖和加强深度覆盖的发展契机,强化资源统筹共享和专业化运营优势,集约高效满足客户网络建设需求,推动新一轮商务定价协议稳定落地。2023年上半年,公司运营商业务实现收入409.05亿元,同比下降1.1%;剔除商务定价协议影响后的可比口径收入实现人民币427.62亿元,同比增长3.4%。

塔类业务方面,围绕5G网络建设,公司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推动公共资源和跨行业资源开放共享,降低入场难度和社会成本,不断巩固在资源统筹方面的核心优势;充分共享已有站址资源,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推动移动网络覆盖综合解决方案落地,全面满足客户需求。上半年完成5G建设需求约32.5万个,其中95%以上通过共享已有资源实现;积极获取低频网络建设、网络优化的新建需求,新建项目快速增长,有力支撑塔类业务稳定发展;紧密把握5G完善覆盖需求的建设特点,持续创新低成本建设方案、积极创新服务产品,经济高效满足客户需求。2023年上半年,塔类业务实现收入374.81亿元,同比下降2.9%;剔除商务定价协议影响后的可比口径收入为393.38亿元,同比增长1.9%。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塔类站址数206.1万个,较2022年年底累计净增0.6万个,运营商塔类租户达到342.3万户,较2022年年底累计净增6.1万户,运营商塔类站均租户数由2022年年底的1.65户提升到1.67户,共享水平进一步提升。

锻造能力,两翼业务发展增势强劲

面对“数字经济”及“双碳”目标发展催生的新机遇,中国铁塔不断增强创新发展能力,持续锻造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两翼业务快速增长。2023年上半年,两翼业务实现收入53.61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1.5%,较2022年同期提升2.7个百分点,多点支撑的业务发展格局进一步巩固。

智联业务发展方面,公司立足中高点位优势,持续打造数字塔,在耕地保护、森林防火、长江生态大保护等领域充分发挥数字化治理主力军的作用,服务国家战略和重大工程,助力数字经济发展;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围绕“平台、数据、算法、应用、运营”五方面逐步建立产品领先优势,聚焦森林智保、秸秆禁烧、渔政智保、耕地智保、蓝天智保、水库智保、乡村智保等七款行业应用产品,加快产品迭代升级,满足客户专业化、个性化需求;持续构建陪伴式服务体系,深化“一对一、面对面、全流程、全天候”的服务机制,深刻洞察客户需求、高效满足客户要求、及时响应客户要求。2023年上半年,智联业务实现收入33.86亿元,同比增长31.0%,其中铁塔视联业务实现收入20.76亿元,占智联业务收入比重为61.3%。

能源业务发展方面,公司积极把握新能源领域发展机遇,坚持共享协同,充分利用公司丰富的站址资源、可视可管可控的监控平台和专业化的电力维护保障服务能力等核心优势,围绕换电、备电等重点业务,提升精细化运营水平,筑牢产品、服务、平台优势,锻造核心竞争能力,持续提升发展质量。换电业务上,充分发挥换电网络及服务优势,持续深耕C端换电市场,大力拓展B端集团客户规模,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发展铁塔换电用户约99.8万户,较2022年年底增加9.6万户,轻型电动车换电市场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备电业务上,聚焦通信、金融等重点行业,打造以备电标准化产品为核心,发电、监控、维护为补充的“备发监维”四位一体电力保障综合解决方案,做大做强备电业务。

2023年上半年,能源业务实现收入19.75亿元,同比增长38.5%,其中铁塔换电业务实现收入9.82亿元,占能源业务收入比重达49.7%。

中国铁塔董事长张志勇表示,公司将继续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全局的关键位置,深入推进科技强企战略,积蓄和锻造发展新动能。持续加大对智能运维、边缘算力网络、视频AI算法、中高点位物联网、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增强重点领域的原始创新能力;优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整体效能,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持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尊重人才、崇尚创新,加大奖励激励,让科技人才创新创造的活力充分迸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