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多国能源紧缺,电价飞涨,市场对储能产品的需求大增,中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在上述背景下迎来爆发式增长。近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数额近3426.6亿元,比2021年增长86.7%,再创历史新高。
成绩不止于此。回顾过去6年,中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持续走高——2017-2020年,中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额以每年20%~35%的速度稳步增长,2021年和2022年更是分别迎来66.5%和86.7%的高速增长。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2022年该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出口同比增长超过100%,主要出口欧洲和北美。
“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锂离子蓄电池材料生产国,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的产量占全球的比重均接近或超过70%。随着中国及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量的快速增长,中国锂离子蓄电池及材料出口规模将持续稳步增长。”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原秘书长刘彦龙告诉国际商报记者。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锂离子蓄电池出口产品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刘彦龙表示,2016年锂离子蓄电池海外市场主要以消费类产品为主,2021年锂离子蓄电池海外市场中除传统消费类产品外,动力和储能市场也得到快速发展。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年来锂离子蓄电池产品不断开拓海外市场的背后,政策的助推是重要原因之一。2021年以来,电化学储能领域的利好政策不断,《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相继出台,推动锂离子蓄电池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此外,丰富的研发经验也是国产锂离子蓄电池“出海”的制胜法宝。“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们就深度参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拥有丰富的研发经验;同时,我们在美国和德国设有研发、市场营销等分支机构,长期与大型跨国企业、知名高校、实验室等保持合作。”孚能科技的负责人表示。
在高歌猛进“出海”的过程中,锂离子蓄电池企业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与压力。
“近年来,美国针对中国的锂离子蓄电池行业出台排斥性法规政策,设置了更多的贸易壁垒。锂离子蓄电池行业的多种原材料供应依赖海外,这些供应关系很容易受美国长臂管辖政策干扰。与此同时,欧洲也希望能摆脱对中日韩锂离子蓄电池及其原材料的依赖。欧盟接连颁布的一系列政策为外国电池企业,特别是为中国电池企业设定了更高的绿色贸易壁垒,这将对未来中国电池产品出口造成负面影响。”刘彦龙表示。
对此,刘彦龙希望国家层面能予以谈判协调,为中资电池企业海外发展提供进出口税收优惠,为相关技术、管理人员的跨境流动提供通关便利。
此外,在运输过程中,锂离子蓄电池属于第9类危险货物,铁路无法承接运输,一定程度影响了企业在紧急情况下对重点客户的快速交付能力。2022年,部分港口因不符合危险货物的存储要求,不再承接锂离子蓄电池的出口运输业务,企业不得不舍近求远,导致交付周期延长、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竞争力受损。
“希望能尽快解决铁路无法运输锂离子蓄电池的问题,从而使中国出口的锂离子蓄电池能通过中欧班列出口到欧洲、中东、中亚等地。”刘彦龙进一步呼吁。
谈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孚能科技负责人表示,孚能科技已在赣州、镇江、芜湖、昆明、广州以及欧洲规划产能超过150GWh。未来,孚能科技将加大研发力度,针对储能、交通电动化等领域不断推出新产品,积极开发海外新客户,完善海外营销服务体系。
“我们希望有关部门能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支持有市场、有订单的企业有效履约。同时,鉴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产品属性,希望有关部门能支持企业建设高质量的海外仓。”上述负责人如是表示。(洪剑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