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8%;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8%,环比下降0.4%。

分析认为,1月份CPI回升主要是受春节效应和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等因素影响;PPI继续下降,则主要是受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煤炭价格下行等因素影响。“全年来看,未来核心通胀更可能保持温和反弹的态势,随着能源、食品价格在保供稳价政策下保持稳定,预计通胀压力相对有限。”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

CPI修复动力较强

“当前CPI同比处于2.0%附近波动,核心物价处于‘1时代’,一方面反映出居民必需消费品供应充足,物价表现温和;另一方面反映出国内需求处于恢复阶段。”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具体来看,1月份CPI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CPI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8%。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上涨6.2%,涨幅比上月扩大1.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2.8%,涨幅比上月扩大2.3个百分点。受春节等季节性因素影响,鲜菜、鲜菌、鲜果、薯类和水产品价格环比分别上涨19.6%、13.8%、9.2%、6.4%和5.5%,涨幅比上月均有扩大。

猪肉价格持续下行。1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下降10.8%,降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

“近期猪肉价格持续下跌,存在供需两方面的原因。供给方面,前期部分养殖户存在过度压栏和二次育肥等行为,在近3个月猪肉价格连续大幅下行过程中,一些养殖户对猪价前景预期转弱而加速出栏,春节前市场上生猪供应显著增加。需求方面,当前仍处于消费修复过程中,年前猪肉消费需求尚不及往年。”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非食品价格涨幅有所扩大。1月份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2%,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3%。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非食品项方面,防控限制解除后,出行、文娱等消费需求显著增加,机票、电影、旅游等领域价格均有上涨,这些也反映出消费市场的回暖。

展望后续,付一夫表示,猪肉收储即将启动,有望让猪肉价格对CPI的下拉力度减小。不过考虑到去年2月份正值春节假期,基数效应较高,预计食品项CPI涨幅可能会短期收窄,并继续在温和区间内运行,这也为宏观政策层面的促消费留下了较大的操作空间。

王青预计,春节错期效应下,预计2月CPI同比将降至1.9%左右,继续处于温和水平。这将继续为宏观政策灵活调整提供较大空间。

PPI同比涨幅持续回落

1月份工业品价格整体继续下降。从同比看,PPI下降0.8%,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下降的有15个,与上月相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立坤表示:“PPI同比涨幅持续回落有助于改善上下游工业利润结构,缓解中下游制造业企业成本压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从环比看,PPI下降0.4%,降幅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输入性因素影响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下行,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5.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3.2%,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1.3%。煤炭保供持续发力,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由上月上涨0.8%转为下降0.5%。钢材市场预期向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5%,涨幅扩大1.1个百分点。

“1月份PPI继续下降,且数值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煤炭价格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考虑到去年海外形势紧张推高了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高基数效应引发了今年原油价格同比由正转负,这也是PPI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付一夫表示。

对于后续PPI走势,王青预计,2月PPI将延续弱势运行状态,其中上年同期基数明显偏高,加之新涨价动能有限,都会明显抑制PPI同比涨幅。

付一夫分析称,由于当前国际油价和国内煤炭等价格仍处于相对较高的位置,故而短期内PPI大幅度反弹的可能性较小,且有可能继续维持一段时间的走弱趋势。不过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回暖,基建投资的提速或将带动国内工业品价格的回升,继而带动PPI同比改善。(邵志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