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基于信任的科研经费管理运行机制,申报项目时无需编制预算及说明,充分放权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2021年10月至今,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推进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本市14家纳入试点的单位共开展试点项目1015项,达在研项目数的25%。

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更大的科研自主权,更高的科研效率和更强的创新活力,这些都是被受访科研人员频频提及的感受。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教授卢剑是本市自然基金项目“包干制”试点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之一,他对试点带来的“减负松绑”效果有切身体会。

“医学领域研究以人为对象,但个体之间具有差异性,这就需要根据研究进度不断调整我们的研究方案。”卢剑说,按传统的项目管理要求,科研人员要在申请项目经费时,将未来4至5年的所有经费预算按照科研业务费、材料费等细目分门别类编制。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方案调整会与经费预算使用存在冲突。“包干制”打破了这一障碍,经费使用更加灵活,科研人员也从各种报表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突破科技难关。

以购置科研设备为例,曾经团队需要提交申请、审批、备案,一套流程走下来就要近一个月。“包干制”免去了这些烦恼,由试点单位履行主体责任即可。“这充分尊重了科研规律,提供了更宽松的环境,让我们能真正按需求为导向,把经费花到需要的地方。”卢剑说,此外,允许支出绩效,也让科研人员的智力贡献和知识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张淳杰就是这一变化的受益者。在一个项目的推进过程中,团队需要购置设备,得益于审批流程的简化,他们赶在设备价格上涨前顺利购进。设备及时到位,也保证了科研进程的推进,在2022年欧洲计算机视觉会议举办的一场比赛中,张淳杰团队以高出第二名33%性能的成绩拔得头筹。目前,本市已有超过80项试点项目享受到了“包干制”科研急需设备和耗材“特事特办、随到随办”采购机制,节约了采购时间。

在以人为本的同时,也要辅以相应的监督机制。市基金办建立了负面清单机制,明确经费使用不得支出的用途和范围,定好经费使用的“红线”。市基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信任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得到试点单位和科研人员的普遍好评。后续,将进一步总结“包干制”试点的成效和经验,收集共性问题着重解决,并为政策推行提供支撑。(刘苏雅)

推荐内容